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企业新闻
中国农村生活污水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
2023-11-29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、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。截至2024年6月,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%以上。全国新完成了6.7万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,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,达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80%以上。上述振奋人心的数据,既是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,更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见证。
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排放情况
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,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量显著增加,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较大。具体来看,一天中,早晨和晚上的用水量相对较少,中午时段用水量最大,其次是晚上。在四季变化中,夏季的用水量最高,其次是春秋两季,冬季则相对较低。此外,南北方在日用水量和季节性排放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。南方由于全年温度较高,其污水排放量通常大于北方。
这些生活污水一般会含有有机物、氮、磷及病原菌等,所以经常排放会造成环境中滋生病原菌,久而久之严重影响水环境。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区域,村民的卫生设施很简陋,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,主要采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情况都很高。所以污水的集中处理度都很低,生活污水大多没有处理就随意排放,这已经成为重要的农村环境污染源。
针对农村生活污水问题,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,山东省、吉林省、甘肃省等地也进行了“厕所革命”,将传统的旱厕改造为水冲式厕所。但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,许多地方的“厕所革命”仍处于起步阶段,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。相比之下,中国南方农村地区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,并取得了一些先进的成果。
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治理技术
★厌氧生物处理技术
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就是利用多种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共同作用,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,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。这种处理技术产生的剩余污泥较少,同时还能产生大量能源。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法也称为厌氧硝化法。
★活性污泥技术
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、吸附作用及氧化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,最后再将污泥与水顺利分离,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。
★生态处理技术
生态处理技术是一种自然处理工艺,主要包括人工湿地、高效藻类稳定塘和地下土壤渗滤技术。主要特点是造价低、操作相对容易,但设备比较大,相对占空间,比较适合在有空旷土地而且生活污水浓度相对较低的农村生活污水,具有生物、化学和物理三个方面的净化作用。
★生物膜技术
生物膜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污水在与滤料或载体流动接触过程中,微生物将有机物同化并在滤料或载体的表面上形成生物膜。这种技术虽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,运作也相对方便,但实际上它的造价很高,所以处理成本明显很高,只适用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且用水量较小的农村地区。
★净化槽处理技术
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、悬浮物、营养物质及氮磷是净化槽处理技术主要的净水目的,同时还能杀使水体中的病原菌,具有杀菌的功能,使处理后的水质用途更加广泛。其主要的特点是在一个槽内集中完成所有的主要工艺步骤,每个工艺之间通过隔板分开,这是一种将生物处理、化学处理及物理处理综合应用的一种处理技术。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
1.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:根据农村的区位条件、地理气候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,选择适合的治理模式,如资源化利用、纳入城镇污水管网/厂、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理等。
2.经济适用,梯次推进:确定治理标准和技术工艺时,要确保治理成本与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,治理技术要求与当地管理水平相适应,确保治理设施可靠稳定运行。
3.典型引路,建管并重:注重试点先行,总结典型经验,以点带面推进治理。加强设施建设质量管理,建立运行管护机制,确保治理健康可持续。
4.健全治理机制:鼓励建立县(市、区)政府主导、法人主体建设运维、部门监管、村民参与的污水治理机制。明确职责部门、运行管理单位责任,强化资金、用地用电等保障,构建长效工作机制。
5.科学确定治理成效评判标准:以改变污水造成的脏乱差状况和环境污染为导向,实现“三基本”: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,基本闻不到臭味,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。
6.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:统筹考虑改厕和粪污收集利用,提高治理效率。
7.发挥规划引领作用:以县域为单位编制或修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或方案,注重与村庄规划、供水、改厕等统筹和有效衔接。
8.优化技术选择: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,对于距离城镇较近且具备条件的村庄,可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/厂的治理模式。人口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村庄,因地制宜采取相对集中式或者集中式处理模式。
9.加强运营维护:通过政府补贴、村自筹、农户适当缴费等方式,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设置专业的管护人员,提高设施管理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。
10.提倡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主、集中治理为辅的治理路线:农村生活污水最理想的处理方式是资源化利用,同时辅以集中治理。
这些对策综合了政策指导、技术选择、资金保障、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,旨在有效推进我国农村生活。